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糖尿病饮食方案需以控制血糖为核心,兼顾营养均衡与个体化需求,主要包括低升糖指数食物选择、定时定量进餐、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与膳食纤维等原则。
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全谷物,以及西蓝花、菠菜等非淀粉类蔬菜。这类食物消化吸收缓慢,可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需避免精制米面、含糖饮料等高升糖指数食物。
每日适量摄入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并增强饱腹感。烹调时建议采用蒸煮炖等低脂方式,避免油炸或高盐腌制。合并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摄入量。
适量食用坚果、深海鱼、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需控制每日油脂总量在25-30克,避免动物油脂及反式脂肪酸摄入。合并心血管疾病者更需严格限制饱和脂肪。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通过苹果、梨等带皮水果,以及魔芋、木耳等食材补充。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但需注意逐步增加摄入量以避免胃肠不适。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将食材切碎后食用。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并发症情况及体力活动强度动态调整饮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增加叶酸和铁摄入,老年患者应注意预防营养不良。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专属食谱,并定期评估营养状况。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每餐搭配主食、蛋白质与蔬菜,避免暴饮暴食。日常可准备血糖仪监测餐前餐后血糖变化,记录饮食与血糖的关联性。合并高血压者应将食盐控制在5克以下,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钾磷摄入。若出现持续高血糖或低血糖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