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性鼻炎是怎么引起的?

7934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干燥性鼻炎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干燥、维生素缺乏、长期挖鼻、萎缩性鼻炎等因素引起。干燥性鼻炎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补充维生素、避免挖鼻、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鼻腔黏膜腺体分泌功能先天不足。这类患者可能自幼出现鼻腔干燥症状,伴随反复鼻出血或结痂。建议家长注意室内湿度调节,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帮助孩子保持湿润,避免用力擤鼻。

2、环境干燥

长期处于空调房、暖气房或干燥气候环境会导致鼻腔水分蒸发过快。常见症状为鼻腔灼热感、干痂增多,晨起时可能伴有血丝。可通过放置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水分流失,必要时使用医用凡士林涂抹鼻前庭。

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或B族维生素摄入不足会影响黏膜修复能力。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口角皲裂、皮肤干燥等表现。日常可适量增加胡萝卜、动物肝脏、全谷物等食物,严重缺乏时需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等补充剂。

4、长期挖鼻

频繁机械刺激会损伤鼻黏膜纤毛功能,导致局部腺体萎缩。这类患者常见鼻前庭红肿、结痂反复剥脱。应纠正不良习惯,鼻痒时可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控制炎症,配合红霉素眼膏保护创面。

5、萎缩性鼻炎

晚期萎缩性鼻炎会引起黏膜腺体广泛破坏,鼻腔呈现宽大干燥状态,可能伴随恶臭痂皮。需通过鼻内镜检查确诊,轻症可使用复方薄荷脑鼻用吸入剂缓解,重症可能需要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等手术治疗。

干燥性鼻炎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室内湿度维持在50%左右。冬季可使用温热生理盐水熏蒸鼻腔,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若出现持续鼻出血、脓性分泌物或嗅觉减退,需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应积极控制原发病,避免擅自使用血管收缩类滴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