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炎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加强手部清洁、保持规律作息、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避免食用未彻底加热的食物,特别是海鲜、禽肉和蛋类。生食蔬菜水果需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可用淡盐水浸泡。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达标的餐厅,不食用路边摊贩售卖的即食食品。食物储存需生熟分开,冰箱内熟食存放不超过24小时。餐具使用前后需高温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减少冰镇饮品、辛辣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夏季避免过量食用凉拌菜、刺身等生冷食物。空腹时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消化功能较弱者可选择温热的粥类、面食等易消化食物。慢性胃肠炎发作期需严格忌口生冷、油腻及粗纤维食物。
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照顾胃肠炎患者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后彻底清洁。儿童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出时可随身携带免洗消毒凝胶,在无法洗手时应急使用。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时,需分开使用餐具和洗漱用品。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不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时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气候变化时注意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长期服用抗生素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益生菌。
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婴幼儿病毒性胃肠炎,建议在2月龄开始接种。前往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前,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霍乱疫苗。流感疫苗虽然主要预防呼吸道疾病,但也能降低继发胃肠症状的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根据医生建议接种相应疫苗。疫苗接种后仍需注意日常防护,不能完全依赖疫苗。
预防急性胃肠炎需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出现持续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日常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但肾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保持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居住空间,特别是有胃肠炎患者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