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高血脂可能由遗传性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肥胖症等疾病引发。高血脂通常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可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遗传性高脂血症与基因突变导致脂质代谢异常有关,患者常表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这类患者需长期监测血脂,医生可能开具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药物调节血脂,同时需严格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会影响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控制血糖是改善血脂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美脲片,配合阿昔莫司胶囊调节血脂。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导致胆固醇清除率下降。患者除乏力怕冷等症状外,多伴有总胆固醇升高。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改善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降脂。
大量蛋白尿导致肝脏代偿性增加脂蛋白合成,引发高胆固醇血症。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孢素软胶囊等,同时配合普伐他汀钠片控制血脂,并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
内脏脂肪过度堆积会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引起甘油三酯合成增加。除体重管理外,医生可能建议奥利司他胶囊减少脂肪吸收,或联用苯扎贝特分散片调节血脂,需配合有氧运动改善代谢。
高血脂患者日常需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血脂代谢。定期监测血脂指标,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