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常见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行为冲动等。多动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发育异常、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评估。
患儿难以持续专注完成任务,容易因外界干扰分心。写作业时频繁走神,听讲时东张西望,常丢三落四忘记日常安排。部分孩子会表现为选择性注意力障碍,对感兴趣的事物能短暂集中,但对枯燥任务完全无法投入。这类症状可能影响课堂学习效率,需家长配合老师制定分段式学习计划。
在需要安静的场景中表现出不必要的身体活动,如坐姿不稳扭动、手指不停敲打桌面、无故离开座位等。部分患儿会伴随无意识发声,如清嗓子或重复短语。这些动作并非故意为之,而是神经调控异常导致的行为抑制困难,通过行为训练和感觉统合治疗可能有所改善。
情绪调节能力较弱,易因小事过度兴奋或突然发脾气。可能因游戏输赢崩溃哭闹,也常因打断他人谈话引发冲突。部分患儿合并对立违抗行为,表现为故意违抗指令或报复性行为。家长需保持情绪稳定,用可视化情绪卡片帮助孩子识别自身感受。
并非智力问题,但因注意力分散导致信息接收不完整。表现为作业漏题跳行、考试粗心出错、知识点掌握碎片化。部分患儿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如时间管理混乱、任务优先级判断失误。需要采用多感官教学法,将学习内容拆解为15-20分钟的小模块进行。
难以等待轮替,经常插话抢答或擅自触碰他人物品。过马路时突然奔跑、攀爬危险高处等行为增加意外伤害风险。这种抑制控制缺陷与大脑前额叶发育延迟有关,通过药物和行为干预可逐步建立安全边界意识。
家长应建立规律作息表,保证充足睡眠和蛋白质摄入,减少高糖饮食。可在家中进行平衡木、跳绳等前庭觉训练,避免过度批评指责。若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且影响社交学习,需到儿童心理科或发育行为科进行专业评估,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哌甲酯控释片、托莫西汀胶囊等药物配合行为治疗。定期复查评估进展,避免将症状简单归结为性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