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能会引起心脏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损伤心血管系统,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发生概率。
糖尿病患者持续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糖代谢异常可导致血脂紊乱,加速冠状动脉斑块沉积。胰岛素抵抗引发的慢性炎症反应会加重心肌细胞氧化应激,这些病理变化共同构成心脏病发生的基础。临床常见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缺血性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少数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若不存在高血压、肥胖等其他危险因素,心脏病变风险相对较低。但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即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仍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或青少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特殊类型的心肌病变。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避免吸烟及高盐饮食。出现不明原因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通过综合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配合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心脏病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