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的症状主要有头晕、乏力、胸闷、晕厥、心悸等。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可能与窦房结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心动过缓时心脏泵血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引起头晕。头晕可能表现为头部昏沉、站立不稳或眼前发黑,通常在体位改变或活动后加重。若头晕频繁发作,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心动过缓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和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出现乏力感。患者可能感到四肢沉重、容易疲劳,轻微活动后即需休息。长期乏力需排查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或甲状腺功能异常。
心率过慢时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可能引起心肌缺血,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闷痛。胸闷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伴随呼吸困难时需警惕心力衰竭的可能。
严重心动过缓可能导致脑部短暂性缺血,引发突发性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晕厥。晕厥前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先兆症状,常见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
部分心动过缓患者会感知到心跳缓慢或不规则,产生心悸感。心悸可能伴随心跳停顿感或漏跳感,尤其在夜间安静时更为明显。长期心悸需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评估心律失常类型。
心动过缓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若症状加重或出现黑蒙、晕厥,须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