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牙龈上长了小小的肉疙瘩可能是牙龈增生、根尖周脓肿或牙龈瘤等疾病的表现。该症状通常与局部刺激、慢性炎症或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长期佩戴不合适的义齿、牙齿排列不齐或口腔卫生差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增生。表现为牙龈边缘出现粉红色柔软肿物,可能伴随刷牙出血。需通过牙周基础治疗清除菌斑,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增生组织。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辅助消炎。
龋齿或牙髓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根尖周感染,脓液穿透骨膜形成牙龈窦道。可见牙龈处米粒大小脓包,按压有波动感,对应患牙常有叩痛。需进行根管治疗消除感染源,急性期可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控制炎症。
妊娠期激素变化或局部慢性刺激可能诱发牙龈瘤,多发生于牙龈乳头处。肿物呈深红色,表面光滑易出血,妊娠期龈瘤分娩后可自行消退。非妊娠患者需手术切除,术后可短期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创伤性溃疡或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可能表现为牙龈局部隆起,表面覆盖黄白色假膜,周围充血明显。可使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氨来呫诺口腔贴片缓解疼痛,配合维生素B2片促进黏膜修复。
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可能形成半透明囊泡,好发于下唇及牙龈黏膜。囊肿直径多小于1厘米,破裂后流出黏稠液体。较小囊肿可观察,反复发作或增大者需手术摘除,术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日常需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间隙。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刺激牙龈,戒烟限酒减少黏膜损伤。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发现牙龈异常增生、长期不愈溃疡或反复出血应及时就诊口腔科。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强口腔护理,定期进行产前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