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跳绳时漏尿通常与盆底肌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有关。可能由妊娠分娩、年龄增长、慢性咳嗽、肥胖、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
多次妊娠或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盆底肌肉及神经,导致控尿能力下降。表现为腹压增加时漏尿,可能伴随阴道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者需使用盆底电刺激治疗。药物可选择盐酸米多君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但须遵医嘱使用。
雌激素水平下降会使尿道黏膜萎缩,盆底支持结构退化。常见于绝经后女性,漏尿量较少但频率较高。建议补充植物雌激素如豆制品,局部可使用雌三醇乳膏。合并尿急时可配合使用托特罗定缓释片。
长期咳嗽导致腹压反复冲击盆底,可能引发膀胱颈位置下移。典型表现为咳嗽、跳跃时漏尿,可能伴有支气管炎症。需优先治疗原发病,如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止咳,同时进行膀胱训练减少尿急反应。
体重超标会增加盆底肌负荷,脂肪堆积可能压迫膀胱。BMI超过28者漏尿概率显著上升,多伴随大腿内侧摩擦性皮炎。建议通过饮食控制配合有氧运动减重,避免高冲击跳跃运动,可使用奥利司他胶囊辅助减脂。
膀胱炎等感染可能导致尿频尿急,在跳绳时诱发急迫性尿失禁。常见尿痛、尿液浑浊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菌药物,同时增加每日饮水量。
日常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利尿物质,跳绳前排空膀胱,穿着高腰运动裤提供腹部支撑。每周进行3-5次盆底肌收缩训练,每次持续10-15分钟。体重超标者建议选择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替代跳绳。若调整生活方式后症状未改善,需到泌尿外科或妇科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排除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