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疼痛抽筋什么原因

5.52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后背疼痛抽筋可能与肌肉劳损、缺钙、脊柱病变、内脏疾病反射痛、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过度劳累、电解质失衡、椎间盘突出、胆囊炎或焦虑等引发,表现为局部肌肉痉挛、活动受限或放射性疼痛。

1、肌肉劳损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或重复进行重体力劳动可能导致背部肌肉过度疲劳。乳酸堆积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痉挛性疼痛,常伴随局部压痛和僵硬感。建议通过热敷缓解症状,使用红外线理疗灯照射疼痛区域,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2、缺钙

钙离子浓度降低会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容易诱发肌肉抽搐。这种情况常见于孕期女性和中老年人,可能伴随手指麻木或夜间小腿抽筋。可通过摄入牛奶、豆腐等富钙食物改善,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或骨化三醇软胶囊。

3、脊柱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或胸椎小关节紊乱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出现牵涉性疼痛和肌肉痉挛。这类疼痛常向肋间或下肢放射,咳嗽时加重。需通过MRI明确诊断,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配合塞来昔布胶囊,配合牵引治疗缓解症状。

4、内脏疾病反射痛

胆囊炎、胰腺炎等上腹部脏器炎症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右侧背肌痉挛,疼痛呈持续性且与饮食相关。肾结石发作时则多表现为单侧腰背部绞痛。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胆源性疼痛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同时完善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5、精神紧张

长期焦虑状态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导致背部肌肉无法放松而形成痛性结节。这类疼痛晨轻暮重,触摸可发现条索状硬结。建议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放松,必要时在心理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焦虑药物。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睡眠时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寒冷季节注意背部保暖。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须及时至骨科或疼痛科就诊。急性发作时可尝试靠墙站立拉伸背肌,或使用热水袋热敷疼痛区域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