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肌肉劳损通常可以治愈,通过合理治疗和充分休息多数患者能完全恢复。肌肉劳损可能与过度使用、姿势不良、急性外伤等因素有关,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肌肉劳损的恢复需结合损伤程度采取干预措施。轻度损伤通过制动休息、局部热敷可在1-2周缓解,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等能减轻炎症反应。中度损伤伴随肌纤维部分断裂时,需采用弹性绷带固定,联合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可能延长至3-4周。慢性劳损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渐进式肌肉拉伸增强柔韧性,配合推拿手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少数反复发作的严重肌肉劳损可能发展为肌纤维化,此时单纯保守治疗效果有限,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或微创手术松解粘连组织。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因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恢复周期可能延长,需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恢复期间应避免重复性动作和负重活动,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西蓝花等蔬菜水果摄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肌肉萎缩时,建议及时至康复医学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