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宝宝天生皮肤黑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能与遗传因素、黑色素沉积等有关。改善肤色可通过适度防晒、均衡营养、皮肤保湿等方式辅助调节,但无须过度干预自然肤色发育。
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生成,婴幼儿外出时建议使用物理防晒措施。选择UPF50+的防晒衣帽遮挡,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强光时段暴露。6个月以上婴儿可遵医嘱使用无化学添加的物理防晒霜,主要成分为氧化锌或二氧化钛。家长需注意清洁防晒残留,防止毛孔堵塞。
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合成。母乳喂养的母亲或幼儿可适量增加猕猴桃、西蓝花等深色蔬菜水果摄入。锌元素缺乏可能影响皮肤代谢,可通过蛋黄、瘦肉等食物补充。避免盲目补充美白类保健品。
每日使用婴幼儿专用保湿霜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选择含神经酰胺或透明质酸成分的温和产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脂膜。新生儿期出现的蒙古斑等色素沉着斑多数会自然消退,家长无须特殊处理。
父母双方或一方肤色较深时,子女黑色素细胞活性通常较高。这类先天肤色由基因决定,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部分遗传性皮肤病如着色性干皮症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表现为光敏感伴色素异常,需严格防晒并定期皮肤科随访。
极少数情况可能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代谢疾病相关,常伴随体重增长缓慢、呕吐等症状。慢性肝病导致的胆红素代谢异常会出现黄疸伴皮肤暗沉。若发现肤色短期内明显加深或伴随其他异常,建议儿科联合皮肤科评估。
婴幼儿皮肤颜色会随生长发育自然变化,家长应避免使用美白产品或偏方。日常注意记录肤色变化情况,定期体检时向医生反馈。保持科学防晒习惯和均衡饮食即可,过度关注可能影响儿童心理发育。若伴随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