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结肠炎通常难以完全根除,但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症状。慢性结肠炎主要与免疫异常、感染、遗传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多数患者经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后,症状可显著缓解或长期稳定。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秦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抗炎药物,配合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饮食上需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食物,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规律作息、减轻压力也有助于减少复发。
少数病情顽固者可能出现黏膜病变持续进展,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片治疗,或采用生物制剂干预。合并肠狭窄、穿孔等并发症时需考虑手术治疗。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应定期肠镜监测,警惕癌变风险。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肠镜和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保持饮食记录有助于识别诱发食物,适度进行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肠道功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完成全程治疗是防止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