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小孩低烧不退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尿路感染等原因有关。低烧指体温持续在37.3-38℃之间,需结合具体病因干预。
部分儿童因家族性体质异常可能出现持续性低热,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敏感度相关。此类情况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家长记录体温变化规律,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保持环境通风。若伴随食欲减退或精神萎靡需就医排查代谢性疾病。
高温环境、剧烈运动或衣物过厚可能导致体温轻度升高。表现为面部潮红、出汗增多,脱离高温环境后1-2小时体温可恢复正常。家长需及时调节室温至24-26℃,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适当补充水分。
病毒或细菌感染易引发持续低热,常伴随鼻塞、咽痛等症状。可能与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合并咳嗽可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
轮状病毒或细菌性肠炎可能导致低热伴腹泻呕吐。因脱水会影响散热功能,家长需观察小便次数和口腔湿润度。可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菌群,严重时需用蒙脱石散止泻。
婴幼儿泌尿系统发育不全易引发感染,表现为低热、排尿哭闹。需尿常规检查确诊,常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配合三金片缓解尿路刺激症状。家长应注意会阴清洁,勤换纸尿裤,避免憋尿行为。
持续低烧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监测体温4次并记录变化曲线。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保持每日尿量正常。若低热超过3天或出现嗜睡、皮疹等症状,须立即儿科就诊。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营养摄入,定期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