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膝关节置换术后可通过低冲击运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平衡训练、有氧运动等方式保护关节。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跑跳或过度负重。
游泳和骑自行车是推荐的低冲击运动。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担,自由泳或水中行走能增强下肢肌力。骑自行车时座椅调高至膝关节微屈状态,阻力设置为轻至中度,每次20-30分钟。这些运动不会对假体产生剪切力,有助于维持关节稳定性。
重点强化股四头肌和腘绳肌,使用弹力带进行直腿抬高、坐位屈膝等抗阻训练。每组动作重复10-15次,每日2-3组。肌力增强可分担假体负荷,减少聚乙烯衬垫磨损。避免深蹲超过90度或负重超过体重的25%,防止假体松动。
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踝泵运动和膝关节被动屈伸,后期转为主动活动。使用毛巾辅助牵拉或仰卧位滑墙训练,每日3次,每次5-10分钟。保持0-120度的活动范围可预防关节粘连,但需避免突然暴力屈曲,防止假体周围骨折。
单腿站立、踮脚行走等练习能改善本体感觉。初期可扶墙进行,每次30秒,逐渐延长至2分钟。平衡能力提升可降低跌倒风险,避免假体撞击或聚乙烯衬垫破裂。训练时需穿着防滑鞋,地面保持干燥平整。
快走和椭圆机训练适合术后3个月以上患者,速度控制在能正常交谈的程度,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45分钟。这类运动可促进假体周围血液循环,但需避免马拉松等长时间负重活动,防止假体下沉或骨溶解。
术后运动应穿戴专业护膝,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若出现关节肿胀发热或持续疼痛超过2小时,需暂停运动并复查假体位置。日常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X线,评估假体磨损情况。避免爬山、篮球等急停转向运动,终身禁止深蹲搬重物。康复期间可咨询物理治疗师定制个性化方案,逐步恢复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