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流产第五天小腹疼痛可能与子宫收缩、感染、残留组织、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流产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恢复到孕前状态,这种收缩可能引起阵发性小腹疼痛,类似痛经感。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通常持续1-2周会逐渐减轻。可尝试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避免剧烈运动。
流产后宫腔创面可能发生感染,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疼痛伴发热、异常分泌物。感染可能与术后护理不当、抵抗力下降有关。需就医进行血常规、妇科检查,可能需要使用头孢克肟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
宫腔内残留妊娠组织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引起持续疼痛和异常出血。通过B超检查可确诊,轻度残留可使用益母草颗粒促进排出,严重者需行清宫术。残留组织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大出血或感染。
妊娠终止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可能引起盆腔充血和子宫敏感度增加,导致下腹坠胀感。这种疼痛多为暂时性,随着激素水平恢复会逐渐消失。保持充足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
流产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可能放大疼痛感知,形成心因性腹痛。疼痛特点为位置不固定、程度波动大。可通过心理咨询、家人陪伴等方式缓解情绪压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流产后应注意卧床休息2-3天,1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2周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饮食上多摄入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避免生冷辛辣食物;按时复诊检查恢复情况,出现发热、大出血或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