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呼吸道异物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背部叩击法、胸部冲击法、喉镜取物法、气管切开术等方式急救。呼吸道异物通常由进食过快、儿童误吞、口腔功能障碍、外伤、呼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适用于意识清醒的成人和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拳眼对准患者肚脐上方,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重复进行直至异物排出。该方法通过增加腹腔压力,推动膈肌上移,产生气流冲击力将异物排出气道。
适用于婴幼儿。将婴儿俯卧在施救者前臂上,头部低于躯干,用手支撑婴儿下颌。用另一手掌根部在婴儿肩胛骨之间快速拍击5次。若无效,可转为胸部按压法。拍击产生的震动有助于松动气道内的异物。
适用于孕妇或肥胖者。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手置于患者腋下,环抱胸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朝向胸骨中部,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后冲击。该方法通过胸腔压力变化促使异物移动。
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使用喉镜暴露咽喉部,直视下用异物钳或吸引器取出异物。适用于部分可见的咽喉部异物,操作需谨慎避免将异物推入更深部位。
作为最后手段,由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实施。当上述方法无效且患者出现严重窒息时,通过手术建立临时气道通路。术后需密切监测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并及时转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预防呼吸道异物应注意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说笑;儿童玩耍时远离小物件;老年人进食应有专人看护;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应调整食物质地。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家中可备有急救手册。若发生呼吸道异物阻塞,在实施急救的同时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即使异物排出也应就医检查是否有残留或并发症。日常生活中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可能被误吞的小物品,从源头上减少呼吸道阻塞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