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女性尿失禁通常可以治好,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调整、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尿失禁可能与妊娠分娩、盆底肌松弛、泌尿系统感染、神经系统病变、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有关。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缓解尿失禁症状,控制液体摄入量可以减轻膀胱负担。保持适度运动帮助维持健康体重,避免便秘减少腹压对盆底肌的影响。戒烟可降低慢性咳嗽导致的腹压增加,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有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可提高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建议每天进行3-4组训练,每组10-15次收缩,坚持6-8周可见明显效果。专业物理治疗师指导能确保动作准确性。
米拉贝隆片可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引起的急迫性尿失禁,通过松弛膀胱平滑肌减少尿急感。
索利那新片能抑制膀胱不自主收缩,改善尿频尿急症状。局部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可改善尿道黏膜萎缩导致的尿失禁。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辅助帮助患者正确识别和训练盆底肌。电刺激疗法利用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增强肌力和神经控制。磁刺激治疗无创激活盆底神经肌肉,改善混合型尿失禁症状。物理治疗通常需要10-12次为一个疗程。
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通过植入人工吊带提供尿道支撑。膀胱颈悬吊术可纠正膀胱颈过度活动,改善控尿功能。对于复杂病例可能需要联合手术方式。术后需要配合康复训练,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显著改善。
尿失禁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减少会阴部刺激,建立定时排尿习惯。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多数尿失禁可获得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