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孩子出气有鸣音可能与喉软骨发育不良、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气道异物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喉软骨发育不良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喉部软骨结构较软,吸气时可能产生高调鸣音。该现象通常在孩子哭闹或吃奶时明显,伴随轻微呛奶。家长需注意喂养时保持孩子头高位,避免呛咳。若伴随呼吸困难或发绀,需立即就医。临床可能通过喉镜检查确诊,一般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改善。
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炎症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呼气性喘鸣音,常伴随咳嗽、发热。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缓解气道炎症,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释痰液。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接触冷空气或烟雾刺激。若出现呼吸急促或持续高热需复诊。
哮喘患儿气道存在慢性炎症反应,接触过敏原或冷空气后易出现喘息样鸣音,夜间症状加重。家长需记录发作诱因,遵医嘱长期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控制炎症,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应急缓解。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避免剧烈运动或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鼻黏膜过敏反应导致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可能引发咽喉部鸣音,多伴随打喷嚏、鼻塞。家长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减轻鼻黏膜水肿,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日常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鼻腔,避免接触宠物皮屑或霉菌。合并中耳炎时需耳鼻喉科进一步处理。
误吸小玩具或食物可能导致局部气道阻塞,出现突发性吸气相鸣音,伴剧烈呛咳、面色青紫。家长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同时呼叫急救。禁止用手指掏挖以免异物深入。急诊医生可能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术后需监测是否继发肺部感染。
日常需保持儿童活动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滋生。避免喂食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选择适龄玩具。观察鸣音出现的时间规律与伴随症状,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天气变化时注意颈部保暖,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若鸣音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呼吸费力、口唇发绀,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