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首页 我的
齐海龙 主任医师

齐海龙

主任医师普外科
辉县市人民医院
问诊细致 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专业擅长

普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个人简介

齐海龙,男,外科主任医师。现任辉县市人民医院院长,1978年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医疗专业,大学学历。系辉县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六、七、八届政协常委,辉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新乡市第九、十届人大代表(科技界),新乡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从事普外临床工作期间,通过查房、会诊、手术、病例讨论及对急、危重病人抢救等医疗实践,注重本专业前沿知识学习和临床经验积累,熟知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不仅熟练掌握普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能够较好的解决本专业疑难问题,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科研能力。作为普外专业的技术带头人,先后在河医大一附院和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选修,利用进修医院病材丰富、设备先进,带教老师多为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优越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熟练掌握了外科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疗和技术操作,开阔了眼界,丰富了临床经验,促进了知识更新。带领普外专业的同志们成功地开展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深静脉环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并深静脉辨膜功能不全;率先在市开展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和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施行了人工乳头、胆道-空肠R-Y吻合,使胆、肠吻合术后返流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首次引进消化道手术器械吻合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吻合方法因术野限制,操作不易,难以保证手术质量的弊端。采用国产GF、XF和CF消化道系列吻合器,成功地完成了近端胃切除、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等手术数百例。传统的手术方式对位于直肠远端12cm内的直肠肿瘤患者大多采用腹部造瘘,不保留肛门的Mirles氏手术,使用管状吻合器,对距齿状线8cm以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保留肛门的前切除手术,使许多患者免受人工肛门之苦,提高了生活信心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能否独立规范完成上腹部手术操作,是衡量普外专业技术的重要标尺,而上腹部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显露。采用新的上腹部显露技术,开展了经腹胃上部癌切除,改良门-奇断流术。这种完全直视的显露效果,克服了传统胸腹联合切口下施行贲门、胃底部肿瘤手术对3、4、5、7、8、9组淋巴结清扫不完全,难以施行常规幽门成形而致残胃排空不良的弊端,提高了上腹部手术质量。多年来,先后开展了胃癌D2、D3根治、经腹近端胃与全胃切除、经腹Sugiura改良式断流、直肠癌根治、高位胆管癌切除、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技术项目26项,填补市空白25项,其中21项对本市外科领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在进行临床治疗工作的同时,为收集临床科研资料,克服对基层群众随访的诸多困难,在科室同志的协助下,对十年间600余例消化道肿瘤和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资料进行随访调查。撰写了“经腹近端胃切除D2根治治疗局限性胃上部癌”、“改良式经腹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分析”和“术中门静脉插管化疗对降低大肠癌肝转移发生率的探讨”等多篇论文,分别在《河南外科学杂志》2001年第7卷第2期、第7卷第3期,《新乡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18卷5期上发表。“改良式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和“全胃切除 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2年第11卷1期和第11卷4期上发表,其中“全胃切除D2+根治胃上部癌”被收录2003-2004年度《中国肿瘤临床年鉴》。所著的《实用外科基础》和《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分别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和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个人资料被国家人事部载入“百千万人才工程”数据库。2006年8月其EMBA结业论文《医院管理与发展的思考》被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管理论文集》收录。以新技术项目引领专业进步,以先进科技促进医院发展的思想影响和带领下,辉县市人民医院十余年来坚持医疗质量第一的准则,坚持走“科技兴院”的道路,坚持规范人才培养制度,坚持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坚持在各专业开展新技术项目,使医院各项工作逐步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医疗专业技术领域的突出成就,1987年被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总工会联合授予“河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中共辉县市委选定为“辉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6年荣获“新乡市医学科技先进工作者”;1999年当选为“新乡市九届人大代表(科技界)”,并被授予“新乡市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被新乡市人民政府评选为“新乡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all-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