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介绍
首页 我的
张晓丽 主任医师

张晓丽

主任医师生殖医学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态度和蔼 经验丰富 医术高超

专业擅长

掌握核医学在冠心病(包括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心肌存活判断,血运重建术的疗效判断,预后估价以及评估左右心室功能),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肾脏疾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鉴别诊断)和肺栓塞(急性与慢性肺栓塞的诊断,溶栓疗效的判断)中的临床应用。

个人简介

张晓丽,女,主任医师,副教授,阜外医院影像管委会副主任,核医学科副主任,1969年3月出生。硕士导师,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中青年委员。199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在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掌握核素显像在全身各脏器的临床应用以及核素治疗。1993考取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刘秀杰教授。1998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参加IAEA以及日本政府在东京举办的核医学培训班。2003.10-2007.9在美国加州大学(UCLA)DavidGeffen医学院,DepartmentofMolecularandMedicalPharmacology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核心脏病学专家、任美国核医学杂志主编8年的Dr.SchelbertHR教授和国际著名医学工程学和数学模型专家,最早参与PET发明的Dr.HuangSC教授。回国后获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留学生回国启动基金、院所基金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性等课题资助(44.5万元)。 署名论著及英文国际会议摘要近100篇。第一作者论著发表在美国核医学、欧洲核医学杂志等核医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刊物,最高IF6.662,总IF19.208,被3部英文专著(包括Hurst’sHeart)及30余篇SCI文章引用(最高IF12.755)。非第一作者SCI英文论著16篇(最高IF11.054)。参与编写专著10部。第一作者论文:入选美国核医学年会highlight3次;获美国核医学学会颁发的青年研究学者二等奖(04年)和一等奖(07年)以及中美核医学学会的最佳优秀论文奖(07年);获全国性(2次)、北京市(2次)和院校级的各种优秀论文奖(7次)。 参加国家攀登计划资助项目,涉及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均属开拓性工作:放射性药物-阳性显像剂的研究、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心肌正性肌力药物-附子一号碱(获国家专利,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采用国产PET仪在国内最早开展心肌代谢显像探测存活心肌以及SPECT心肌灌注显像估测大病例组PCI术后患者预后的研究。在国际上最早开展探测左心室室壁瘤心肌存活性以及估测预后的研究。 在UCLA,学习和掌握PET、PET/CT和小动物(micro)PET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完成NIH资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课题。PET心肌灌注显像绝对定量测定心肌血流量(MBF)和18F-FDGPET代谢显像探讨心肌存活机制;在国际上最早报道13N-ammoniaPET心肌灌注显像在静息态、药物负荷及冷加压试验后测定MBF的重复性研究;早期探测冠心病危险因子所致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流储备功能的异常,并监测疗效。指导青年人在国内首先开展SPECT动态心肌灌注显像测定血流储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完成microPET的小鼠实验研究-输入函数(inputfunction),掌握高难度的小鼠股动脉插管技术,获得“输入函数”的“金标准”,为无创伤性绝对定量分析microPET显像结果奠定了重要基础;探讨不同饮食状态对心肌葡萄糖代谢率的影响。指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小鼠的microPET的研究工作。
all-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