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72人阅读
痔疮出血通常由肛周静脉曲张破裂、排便摩擦、局部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痔疮出血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肛周静脉曲张破裂长期久坐或便秘导致肛周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壁受压破裂出血。患者可能感到肛门坠胀,排便时出血呈鲜红色。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高纤维饮食减少排便压力。
2、排便摩擦刺激干硬粪便通过肛门时擦伤痔核表面黏膜,引发毛细血管出血。常见于饮水不足或膳食纤维摄入过少人群。建议增加火龙果、西梅等润肠食物,必要时使用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保护创面。
3、局部细菌感染痔核破溃后未及时清洁引发感染,炎性渗出混合血液。可能伴有肛门灼热感,分泌物增多。需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消毒,配合肛泰软膏抗炎止血。感染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控制炎症。
4、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因维生素K缺乏或服用抗凝药物,导致痔疮出血难以自止。表现为持续渗血或血肿形成。应检测凝血功能,调整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用量,同时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
5、妊娠期腹压增高子宫增大压迫盆腔静脉,诱发或加重痔疮出血。孕妇可能出现便后滴血,需侧卧减轻压迫。可用孕产妇专用痔疮膏局部护理,分娩后症状多可缓解。禁止自行使用含麝香成分药物。
痔疮出血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久站。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主食,搭配香蕉、苹果等水果软化粪便。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代替用力擦拭,穿棉质内衣减少摩擦。若出血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头晕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消化道出血疾病。术后患者需按医嘱使用痔疮栓剂,定期复查创面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