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2人阅读
躁狂症容易复发,复发概率较高,可能与停药过早、心理刺激、季节变化等因素有关。躁狂症属于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表现,需长期规范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躁狂症复发与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误认为已痊愈,未遵医嘱维持用药,导致神经递质水平再次失衡。碳酸锂片、丙戊酸钠缓释片等心境稳定剂需持续使用数年,突然中断可能诱发病情反复。治疗期间血药浓度监测不足也可能影响疗效,需定期复查调整剂量。
重大生活事件可能成为复发诱因。工作压力、家庭矛盾或经济纠纷等应激事件可能激活情绪调节系统异常。部分患者对早期症状识别能力不足,如持续兴奋、睡眠需求减少等前驱表现未及时干预。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提高疾病管理能力,但部分患者因病耻感拒绝心理干预,增加复发隐患。
季节交替时段需加强防护。春季日照时间延长可能影响褪黑素分泌节律,部分患者出现生物钟紊乱。秋冬季气温骤降时,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干扰情绪稳定性。这类患者建议记录情绪变化日记,在易复发季节前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剧烈昼夜温差刺激。
躁狂症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家属需学习识别复发预警信号,如言语增多、挥霍消费等行为变化。定期复诊时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排除共病影响。维持治疗期间可配合正念训练调节情绪,但出现症状波动时应立即就医而非自行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