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全科

头上有血痂怎么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赵平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新生儿肚脐有血痂怎么办?

新生儿肚脐有血痂可通过保持干燥、避免摩擦、消毒护理、观察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新生儿肚脐血痂通常由脐带残端脱落、轻微感染、护理不当、局部摩擦或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干燥

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后的血痂需保持干燥,潮湿环境可能滋生细菌导致感染。日常护理中应避免尿液或洗澡水浸湿脐部,可使用透气性好的纱布覆盖。若脐部被污染,需立即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温水轻轻擦拭,再以干燥棉签吸干水分。

2、避免摩擦

纸尿裤边缘可能摩擦脐部导致血痂脱落出血。家长需将纸尿裤前端向下折叠,避开脐部区域。衣物选择宽松柔软的纯棉材质,减少对脐部的刺激。抱婴儿时注意手掌避开脐部位置,防止意外触碰。

3、消毒护理

每日用75%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脐部,消毒范围包括脐窝和周围皮肤。操作时需轻轻提起脐带残端根部,确保彻底清洁皱褶处。消毒后待完全干燥再覆盖清洁纱布,避免使用紫药水等染色消毒剂影响观察。

4、观察变化

家长需每日观察血痂颜色、渗液量和周围皮肤状况。正常血痂呈暗红色且逐渐缩小,若出现鲜红色渗血、黄色脓性分泌物或周围皮肤红肿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同时注意婴儿有无发热、拒奶等全身症状,这些表现需及时就医。

5、及时就医

当血痂持续渗血超过24小时、脐部出现肉芽肿或伴有臭味分泌物时,可能需医生处理。医院可能采用硝酸银烧灼止血、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严重者需血常规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就医时建议携带婴儿疫苗接种记录供医生参考。

日常护理中家长接触婴儿脐部前需彻底洗手,避免交叉感染。脐部完全愈合前不建议盆浴,可采用擦浴方式清洁身体。哺乳期母亲应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提升婴儿免疫力。若脐部愈合后形成脐疝,需避免婴儿剧烈哭闹,多数可在1-2岁前自愈,持续不缓解需小儿外科评估。观察期间可拍照记录脐部变化,便于就医时向医生展示病情发展过程。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睑缘炎 卵巢破裂 屈光不正 软骨肉瘤 慢性胃窦炎 阿米巴肝脓肿 颅中窝脑膜瘤 色素性青光眼 食管克罗恩病 浆细胞性骨髓瘤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