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绝对遗传。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
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可能涉及遗传因素,但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等也起到重要作用。有家族史的人群患病概率略高,但多数患者并无明确家族遗传史。1型糖尿病通常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同时需配合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
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为显著,直系亲属患病时自身风险明显增加。这类糖尿病往往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相关,肥胖、缺乏运动等后天因素会显著放大遗传风险。治疗上可采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口服降糖药,严重时需联合胰岛素治疗。保持合理体重和规律运动是重要的预防手段。
妊娠期糖尿病虽与遗传有一定关联,但更多受妊娠期激素变化影响。这类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消失,但未来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孕期需严格进行血糖控制,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
除遗传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建议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检测血糖,保持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维持正常体重。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保证充足睡眠。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