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属于精神障碍,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或神经病。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或行为,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
强迫症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无法控制地反复出现某些想法或行为,并因此感到痛苦。这些症状通常包括反复洗手、检查门窗是否关好、计数等行为,以及害怕污染、伤害他人等侵入性思维。患者往往能意识到这些想法或行为不合理,但难以摆脱。
精神病在医学上主要指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通常存在现实检验能力受损,如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神经病则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俗称,指脑、脊髓、周围神经等器质性病变。强迫症患者一般保持现实检验能力,也无明确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强迫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特别是暴露与反应预防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可用于症状控制。症状严重时可考虑联合使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片。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放松训练,避免过度压力。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要自行调整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