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来源:复禾健康

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胃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针对病因,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对症治疗,同时注意补液和电解质平衡。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生活方式上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

1、药物治疗是胃肠炎治疗的重要手段。细菌性胃肠炎常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具体药物需根据病原菌类型选择。病毒性胃肠炎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可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必要时使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脱水严重者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补充电解质。

2、饮食调整对胃肠炎恢复至关重要。急性期可选择米汤、稀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鱼肉等,同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补充水分。

3、生活方式改善有助于胃肠炎康复。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胃肠炎的治疗需要药物、饮食和生活方式多方面配合,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注意补液和电解质平衡,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个人卫生,适当休息和活动,有助于症状缓解和疾病康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