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同时需加强营养支持和预防传播。结核病的发病与免疫系统功能、生活环境以及接触史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关键。
1、结核病的病因主要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关。这种细菌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细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更容易发病。拥挤、通风不良的生活环境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2、结核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长期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体重下降和乏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或咯血。由于这些症状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或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病筛查。
3、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痰涂片检查可以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用于评估感染风险,胸部X光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病变。对于疑似病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认诊断。
4、结核病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和巩固期,全程需6-9个月。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避免中断或漏服,以防止耐药性产生。对于耐药结核病,可能需要使用二线药物或延长疗程。
5、在治疗期间,患者需加强营养支持,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和新鲜蔬菜,以增强免疫力。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避免吸烟饮酒,有助于康复。
6、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切断传播途径。感染者应佩戴口罩,避免在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家庭和社区应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和结核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可考虑接种卡介苗以降低感染风险。
结核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通过加强个人防护、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免疫力,可以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对于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