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鼻炎和鼻咽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鼻炎属于炎症性疾病,鼻咽癌则属于恶性肿瘤。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咽癌可能出现鼻塞、涕中带血、耳鸣、头痛等症状。鼻炎通常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鼻咽癌可能与EB病毒感染、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鼻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过敏原刺激、冷空气等因素诱发,属于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鼻咽癌的发病与EB病毒持续感染密切相关,长期吸烟、腌制食品摄入过多、家族遗传史等也是高危因素。鼻炎患者鼻腔黏膜充血水肿,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可见肿块或溃疡性病变。
鼻炎以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特征,症状具有间歇性和可逆性。鼻咽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回吸性血涕或单侧鼻塞,随着肿瘤进展可出现持续性头痛、耳鸣耳闷、颈部淋巴结肿大,晚期可能发生颅神经侵犯症状如复视、面部麻木等。
鼻炎诊断主要依靠前鼻镜检查和过敏原检测,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鼻咽癌需进行鼻咽镜检查发现异常新生物,通过活检病理确诊,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可评估肿瘤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EB病毒抗体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断。
鼻炎治疗以药物控制为主,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炎抗过敏药物,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甲部分切除术。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中晚期需联合化疗,常用方案包含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极早期可考虑内镜下切除术。
鼻炎通过规范治疗症状多能有效控制,但过敏性鼻炎易反复发作,一般不会危及生命。鼻咽癌预后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晚期伴有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当出现持续加重的鼻部症状时,建议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鼻炎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鼻咽癌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戒烟限酒,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出现异常症状需尽早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