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有哪些原因

4.12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儿童腹泻可能由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引起。腹泻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是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多见于秋冬季。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能引起呕吐、发热、水样便等症状。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家长需注意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

2、细菌性肠炎

细菌性肠炎多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引起,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患儿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持续高热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同时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3、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鸡蛋、海鲜等食物可能引发过敏性腹泻,常伴有皮疹、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过敏食物,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配合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家长应记录饮食日记帮助排查过敏原。

4、乳糖不耐受

乳糖酶缺乏会导致乳糖不耐受性腹泻,表现为进食乳制品后腹胀、肠鸣、水样便。治疗需暂时回避含乳糖食物,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遵医嘱补充乳糖酶胶囊。症状缓解后应逐步少量恢复乳制品摄入,帮助肠道适应。

5、肠道菌群失调

长期使用抗生素、饮食不当等因素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泻、腹胀。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配合饮食调整。家长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儿童腹泻期间家长需注意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喂食口服补液盐。饮食宜清淡,暂禁油腻、高糖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嗜睡等表现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消毒餐具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