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心律失常通常可以配合中药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选择。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中药调理可辅助改善症状,但严重心律失常仍需以西药或手术治疗为主。
中药治疗心律失常主要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改善心肌供血、稳定自主神经功能等机制发挥作用。常用方剂如炙甘草汤适用于气阴两虚型心悸,由炙甘草、人参、生地黄等组成,能改善心慌气短症状。稳心颗粒含党参、黄精、三七等成分,对早搏有一定缓解作用。参松养心胶囊具有益气养阴功效,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部分患者使用酸枣仁汤可调节睡眠相关的心律失常。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例如心阳不足者可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火扰心者适合黄连温胆汤。
部分特殊类型心律失常中药治疗效果有限。持续性房颤患者单用中药难以转复窦性心律,需配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传导障碍需安装起搏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必须使用胺碘酮等西药或电复律抢救。某些中药如附子、乌头类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严格掌握用量。中药与抗心律失常西药联用时可能影响药效,如地高辛与含钙中药同服易中毒。
心律失常患者使用中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避免自行增减药量。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浓茶咖啡摄入。适度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心悸。保证充足睡眠,学会调节情绪压力。若出现头晕晕厥、持续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中药治疗需坚持3-6个月方能显效,期间不可随意更换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