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有卧床制动、骨牵引、石膏固定、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等。股骨骨折可能与骨质疏松、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卧床制动是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的基础措施。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或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卧床期间应定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家属需协助患者保持正确体位,可在患肢下方垫软枕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
骨牵引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克氏针穿过骨骼远端,配合牵引装置持续施加拉力,维持骨折复位状态。牵引重量通常为体重的十分之一,需定期复查X线片调整牵引力度。牵引期间需注意针道护理,每日消毒防止感染。
石膏固定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采用髋人字石膏固定患肢,范围从腰部延伸至足部,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中立位。石膏需维持8-12周,期间定期更换以防皮肤破损。固定期间应进行足趾主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具固定适用于身体条件较差无法耐受石膏的患者。可选用髋关节外展支具,通过可调节金属支架维持骨折端稳定。支具佩戴期间允许坐起活动,但禁止患肢负重。需每日检查支具贴合度,避免局部皮肤受压。
药物治疗包括镇痛和促进骨折愈合两方面。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配合碳酸钙D3片改善骨质疏松。中成药如伤科接骨片可促进骨痂形成。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
老人股骨骨折保守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和健侧肢体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和肌肉萎缩。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内固定失效或延迟愈合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卧床期间注意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气垫床预防压疮,每日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