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慌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吸氧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药物暴露、染色体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慌时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咖啡因摄入。日常可采取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饮水量,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记录每日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评估病情。
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的心慌可通过家庭氧疗缓解,使用制氧机维持血氧在正常范围。吸氧时需注意避免高浓度长期吸氧导致氧中毒,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氧流量和使用时长。
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盐酸普萘洛尔片控制心率过快,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电解质和肝肾功能,观察是否出现恶心、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
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简单先心病可通过介入封堵术治疗,经导管植入封堵器闭合异常通道。术后需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3-6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封堵器移位。
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心病需行根治手术,包括室间隔缺损修补、右心室流出道重建等。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定期监测INR值,注意有无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建立规律随访计划,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日常避免感染诱发心衰,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举重等屏气动作。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