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治疗要注意什么呢

6.13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治疗需注意药物规范使用、心理干预配合、生活方式调整、社会支持强化及复发预防监测。抑郁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心理、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规范使用

抑郁症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症状反复或加重。用药期间需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部分药物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等副作用,通常随时间减轻,若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

2、心理干预配合

心理治疗是抑郁症的重要辅助手段,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纠正负面思维,人际心理治疗能改善社交关系。患者需坚持完成治疗周期,配合心理医生完成家庭作业。团体治疗可提供同伴支持,减轻病耻感。心理干预需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效果更显著。

3、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情绪,建议保持7-8小时睡眠。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可促进内啡肽分泌,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均衡饮食应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它们可能加重抑郁症状。

4、社会支持强化

家人应学习抑郁症相关知识,避免指责患者"想不开"。陪伴倾听时不急于给建议,多表达理解与接纳。鼓励患者参与家庭活动,但不过度催促。同事朋友可提供适度关怀,帮助维持正常社交。加入病友互助小组能获得情感共鸣和经验分享。

5、复发预防监测

抑郁症治愈后仍需防范复发,需识别早期征兆如睡眠紊乱、兴趣减退。维持期药物通常需服用6-12个月,不可因症状缓解擅自停药。定期心理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苗头。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可降低复发概率。建立应急预案,出现复发迹象立即联系主治医生。

抑郁症患者应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但避免过度卧床。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香蕉、牛奶等食物,有助于血清素合成。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学习情绪管理技巧,通过写日记、艺术表达等方式疏导压力。避免独处时间过长,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家属需留意患者情绪波动,发现自伤自杀倾向立即送医。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康复阶段可逐步恢复工作学习,但需控制强度避免过劳。通过综合干预和长期管理,多数抑郁症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