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3.35万次浏览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低血压患者需注意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保证水分和盐分摄入、规律监测血压、识别预警症状并及时就医。低血压可能与遗传、脱水、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或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日常管理对预防症状加重至关重要。

1、体位调整

避免快速起身或长时间站立,从卧位转为坐位时需缓慢动作,可先在床边坐立1-2分钟再站起。餐后低血压患者建议进食后休息30分钟再活动,必要时使用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体位性低血压发作时应立即蹲下或平卧,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

2、饮食管理

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适量增加盐分摄入至6-8克/天,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叶酸的食物。避免空腹饮酒或饮用浓茶咖啡,酒精会扩张血管加重低血压。

3、运动防护

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水平体位运动,避免剧烈跑跳或高温瑜伽。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佩戴心率监测设备,出现头晕目眩立即停止活动。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腿部抗阻训练,如踮脚尖、抬腿运动,增强肌肉泵血功能。

4、药物影响

服用降压药、抗抑郁药或利尿剂时需定期复查血压,避免与血管扩张类药物联用。中药如黄芪、生脉饮等需经中医师辨证使用,不可自行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使用后需平卧休息,防止血压骤降导致跌倒。

5、疾病监测

每日晨起和睡前测量血压并记录,重点关注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或较基础值下降20毫米汞柱的情况。出现持续乏力、视物模糊、认知障碍等脑灌注不足表现时,需排查贫血、心律失常或肾上腺功能减退等继发病因。

低血压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夏季高温时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沐浴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基础血压值和常用药物。每3-6个月进行心血管系统评估,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直立倾斜试验等专项检查。合并糖尿病或帕金森病的患者需特别关注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必要时进行专科会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