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子宫内膜薄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宫腔操作损伤、炎症感染、先天发育异常、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雌激素水平不足是常见诱因。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会干扰激素分泌,导致内膜生长受限。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改善,如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调理。
频繁人工流产、刮宫手术可能损伤内膜基底层。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少且恢复困难,可能伴随宫腔粘连。需通过宫腔镜评估损伤程度,严重者需进行内膜修复手术。
慢性子宫内膜炎会造成内膜充血水肿,长期感染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患者常出现下腹隐痛、异常分泌物。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联合多西环素。
部分女性存在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型子宫或单角子宫。此类结构异常使内膜始终无法增厚,可能伴随原发性闭经。需通过超声与磁共振明确诊断。
长期服用避孕药或促排卵药物可能抑制内膜增长。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也会影响内膜修复能力。停药后多数可逐步恢复,必要时需配合生长激素治疗。
日常建议增加豆制品、南瓜籽等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摄入;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经期注意腹部保暖;持续三个月月经量少于20毫升或备孕困难时应尽早就诊。适当进行盆底肌训练可改善子宫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内膜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