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术后并发症

侯勇 主任医师

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腰椎管狭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根损伤、脑脊液漏、感染、血栓形成和术后复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患者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需针对性预防和处理。

1、神经根损伤:

术中牵拉或器械压迫可能造成神经根机械性损伤,表现为术后下肢放射痛或感觉异常。轻度损伤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神经节苷脂辅助修复,严重者需影像学评估后行神经松解术。术前精确的影像定位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降低风险。

2、脑脊液漏:

硬脊膜意外破损导致脑脊液外渗,引发头痛、恶心等低颅压症状。术中采用纤维蛋白胶封闭结合术后绝对卧床是主要处理方式。持续漏液超过72小时需考虑二次缝合,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避免逆行感染。

3、感染:

切口深部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表现为发热、伤口渗液和C反应蛋白升高。早期发现需彻底清创并静脉滴注万古霉素,严重骨髓炎患者可能需要取出内固定物。严格无菌操作和术前皮肤消毒可降低发生率。

4、血栓形成:

术后卧床导致下肢静脉血流淤滞,D-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栓风险。常规预防措施包括间歇气压治疗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已形成血栓者需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早期踝泵运动训练能促进血液循环。

5、术后复发:

椎间盘再突出或相邻节段退变可能导致症状再现,与术中减压不彻底或脊柱稳定性破坏有关。翻修手术需联合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前三维CT重建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控制体重和避免负重劳动可延缓退变进程。

术后三个月内需佩戴腰围限制脊柱活动,逐步进行五点支撑法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强化核心肌群。饮食应增加高蛋白食物和维生素D摄入促进骨骼修复,定期复查MRI评估神经减压效果。出现持续发热或下肢麻木加重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