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眼周红肿发痒可能由过敏性结膜炎、睑缘炎、接触性皮炎、干眼症或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治疗、局部抗炎、避免接触过敏原、人工泪液冲洗及专科处理等方式缓解。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刺激结膜引发免疫反应,表现为眼周红肿伴随水样分泌物和剧烈瘙痒。需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同时冷敷可减轻血管扩张。长期反复发作需检测过敏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脂溢性皮炎导致眼睑边缘慢性炎症,典型症状为睫毛根部鳞屑和灼热感。每日用茶树油湿巾清洁睑缘,急性期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感染,伴有痤疮者需同步治疗面部皮炎。
化妆品、隐形眼镜护理液等化学物质刺激眼周皮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和丘疹。发病后立即停用疑似致敏产品,局部涂抹他克莫司软膏。佩戴隐形眼镜者需更换低敏感性护理液品牌。
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强引发角膜上皮损伤,常伴随异物感和晨起眼睑黏连。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补充泪液,严重者可进行泪小点栓塞术。电子屏幕使用者应遵循20-20-20护眼法则。
倒睫、风沙等物理刺激造成机械性损伤,可见结膜充血和反射性流泪。需在裂隙灯下清除异物,角膜划伤者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反复倒睫需电解毛囊治疗。
日常避免揉眼加重刺激,发作期间停用眼部彩妆和隐形眼镜。用冷藏无香料爽肤水湿敷可缓解瘙痒,膳食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和深海鱼油有助于维持眼表健康。游泳时佩戴密封护目镜预防池水刺激,空调环境中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40%-60%。若症状持续72小时无缓解或出现视力下降、脓性分泌物等警示体征,需立即就诊排除角膜溃疡等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