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尿道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伤口感染、外观不满意等。
尿道瘘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表现为尿液从异常通道漏出。多数发生在术后1-2周,可能与手术技术、局部血运不良或缝合张力过大有关。小型瘘口可通过局部压迫自行愈合,较大瘘口需二次手术修补。术后应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流冲击伤口。
尿道狭窄多发生于术后3-6个月,由吻合口瘢痕挛缩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症状。轻度狭窄可通过定期尿道扩张改善,严重者需行尿道成形术。术后早期进行尿流率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
尿道憩室表现为局部尿道囊状扩张,常因远端尿道狭窄或缝合技术不当造成。憩室可能继发感染或结石形成,小憩室可观察随访,影响排尿的大憩室需手术切除。术后应避免腹压增高动作以防复发。
伤口感染多见于术后1周内,与局部卫生状况、术中污染有关。表现为红肿热痛、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出现发热。需及时进行伤口引流和抗生素治疗。术前充分消毒、术后保持会阴清洁是预防关键。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对阴茎外观不满意,如阴茎弯曲矫正不足、尿道开口位置不理想等。轻度畸形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明显缺陷需整形修复。术前充分沟通期望值、选择合适术式可降低发生风险。
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饮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诊评估排尿功能和伤口愈合情况。出现排尿异常、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家长需耐心引导患儿适应术后排尿方式,避免心理压力影响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