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瑾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整形外科
牙齿不一定要全长出来才能正畸,部分乳牙未脱落或恒牙未完全萌出时也可开始干预。正畸时机需结合牙列发育阶段、错颌类型及骨骼生长潜力综合评估。
乳牙期或替牙期存在严重反颌、开颌等骨骼性问题时,早期干预可引导颌骨正常发育。功能性矫治器如肌激动器、弗兰克尔矫治器适用于3-12岁患者,通过调整肌肉力量改善颌位关系。混合牙列期出现的牙弓狭窄可用扩弓器治疗,避免恒牙萌出空间不足。对于恒牙部分萌出的青少年,传统托槽矫治器可同步控制牙齿移动与萌出方向。隐形矫治技术如隐适美也可用于恒牙未完全萌出病例,通过阶段性矫治方案逐步调整。
完全萌出的恒牙列适合综合性正畸治疗,可精确控制牙齿三维位置。但埋伏牙、阻生牙等特殊情况需先手术暴露再牵引。骨性错颌成年患者可能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需病情稳定后再开始正畸,避免牙齿松动加重。部分先天缺牙病例需先修复缺隙再调整咬合。
建议在6-7岁进行首次正畸检查,定期监测牙颌发育。正畸过程中需加强口腔清洁,使用冲牙器、牙缝刷辅助清洁托槽周围。避免啃咬硬物防止矫治器脱落,按时复诊调整加力装置。矫治结束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