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由高血压引起的轻度中风通常可以治好,但需要及时治疗和长期管理。轻度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中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小面积脑梗死,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能恢复较好功能。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康复训练及预防复发等措施。
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核心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会损伤脑血管内皮,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或微小动脉瘤。当脑血管发生短暂性缺血或小范围梗死时,可能出现一过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或头晕等症状。此时需立即启动降压治疗,将血压稳定在目标范围,同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存在脑水肿风险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颅内压。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改善脑微循环的药物,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轻微后遗症,如精细动作不灵活或轻度认知下降,这与梗死部位和面积相关。通过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及认知训练,多数功能障碍可获得显著改善。需要警惕的是,高血压性中风复发率较高,必须长期监测血压,避免高盐饮食、熬夜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和头颅影像学检查,评估血管状况。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推荐选择长效制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日常保持低钠高钾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西蓝花、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每3个月复查血压和血脂指标。若出现新发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