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胆囊堵塞可通过药物溶石、内镜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等方式治疗。胆囊堵塞通常由胆囊结石、胆管肿瘤、胆管炎、胆管狭窄、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熊去氧胆酸胶囊和鹅去氧胆酸胶囊可用于溶解胆固醇性胆囊结石。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胆汁胆固醇饱和度促进结石溶解,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15毫米且胆囊功能正常的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溶解情况。可能出现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取出胆总管结石。该治疗方式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胆管,使用取石网篮或球囊取出结石,适用于胆总管下端结石。术后可能发生胰腺炎、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需要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通过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完成胆囊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适用于反复发作胆囊炎或合并胆囊息肉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胆汁漏、出血或肠管损伤等并发症。
开腹胆囊切除术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困难或合并严重腹腔粘连的患者。通过右上腹切口直接暴露胆囊区域进行切除,手术视野更清晰但创伤较大。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等问题。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用于急性胆囊炎合并高危手术风险患者的临时治疗。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肤穿刺置入引流管减压胆囊,可缓解急性炎症。后续仍需择期行确定性手术。可能发生胆汁性腹膜炎、出血等并发症。
胆囊堵塞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暴饮暴食。保持规律进食习惯有助于胆汁排泄,减少胆囊收缩素刺激。急性期需禁食并静脉补液,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清淡饮食。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异常情况。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陶土样大便等胆道梗阻表现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