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为什么会有胃火

5.62万次浏览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胃寒与胃火并存通常由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胃寒指脾胃阳气不足,胃火则多因虚热或饮食积滞化热所致。主要诱因包括饮食生冷损伤脾阳、长期情绪压力导致肝郁化火、寒邪久留郁而化热、素体阴虚内生虚火,以及慢性胃炎等基础疾病诱发寒热错杂。

1、饮食生冷损伤脾阳

过量摄入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会削弱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水湿停滞。湿浊久郁可能转化为湿热,表现为胃脘灼热感伴随怕冷症状。此类情况需减少生冷食物摄入,可适当食用生姜红糖水温中散寒,若出现口苦咽干等热象,可遵医嘱使用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调理。

2、情绪压力肝郁化火

长期焦虑抑郁易造成肝气郁结,肝郁横逆犯胃可形成肝胃郁热。这类患者常见胃部灼痛伴呃逆嗳气,同时存在手脚冰凉等寒象。调节情绪是关键,可尝试玫瑰花代茶饮疏肝解郁,症状明显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避免自行清热伤及脾胃阳气。

3、寒邪久留郁而化热

外感寒邪未及时消散,滞留体内可能逐渐化热,形成外寒内热证候。典型表现为胃部怕冷拒按却伴有口干舌燥,舌苔白腻根部发黄。此时不宜单纯清热,建议采用半夏泻心汤等寒热并调的方剂,日常可用紫苏叶煮水温胃散寒。

4、素体阴虚内生虚火

先天不足或久病耗伤阴液者,阴虚不能制阳易产生虚火。这类胃火多表现为胃脘隐痛灼热、饥不欲食,同时伴有大便溏泄等虚寒症状。调理应以滋阴与温阳并举,可遵医嘱使用理中汤合益胃汤加减,食疗推荐山药粥健脾养阴。

5、慢性胃炎诱发错杂

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见寒热错杂证型,胃黏膜病理变化导致感觉异常。既有胃部冷痛喜温,又出现反酸烧心等热象。需完善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可选用温中和胃的黄芪建中汤配合清热护膜的黄连温胆汤,具体用药须经中医师辨证调整。

日常应注意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冬季可适当食用羊肉、桂圆等温补食材,夏季忌贪凉饮冷。保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等有助于脾胃运化。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消瘦、黑便等报警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消化性溃疡等器质性疾病。用药务必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组合寒热药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