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肝胆外科
胆总管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支架置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胆总管肿瘤通常由胆管结石、胆管炎、胆管囊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手术切除是治疗胆总管肿瘤的主要方法,适用于早期肿瘤患者。手术方式包括胆总管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等。胆总管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胆总管的患者,肝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侵犯肝门的患者。手术切除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
支架置入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胆总管肿瘤患者,可缓解胆道梗阻症状。支架置入可通过内镜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进行。内镜下支架置入创伤小,恢复快,但支架容易堵塞。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创伤较大,但支架通畅时间较长。
化疗适用于晚期胆总管肿瘤患者,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奥沙利铂等。化疗可引起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胆总管肿瘤患者,可缩小肿瘤体积,缓解症状。放疗可采用外照射或内照射。外照射通过体外放射线照射肿瘤,内照射通过将放射性物质植入肿瘤内部。放疗可引起皮肤损伤、疲劳等副作用。
靶向治疗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的胆总管肿瘤患者,可精准抑制肿瘤生长。常用靶向药物包括厄洛替尼、索拉非尼等。靶向治疗副作用较小,但价格昂贵。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是否适合靶向治疗。
胆总管肿瘤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