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中毒如何解毒

1994次浏览

李婷婷 副主任医师

李婷婷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通内科

木耳中毒需根据中毒类型采取不同解毒措施,主要包括停止食用、催吐洗胃、药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木耳中毒可能由变质木耳中的米酵菌酸或不当泡发产生的细菌毒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肝肾功能损伤,建议立即就医。

食用变质黑木耳可能引发米酵菌酸中毒,该毒素耐高温且无法通过烹饪破坏。中毒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8-24小时内可能进展为黄疸、少尿等肝肾功能损害表现。临床需尽快清除毒物,通过活性炭混悬液吸附毒素,同时静脉注射硫普罗宁注射液保护肝脏,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监测尿量及肝功能指标。

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易滋生椰毒假单胞菌,其产生的毒黄素会引发神经毒性反应。中毒初期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此类中毒需立即用生理盐水洗胃,静脉滴注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抽搐者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中毒期间应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意识状态变化,避免跌倒受伤。

日常需注意木耳应冷藏泡发且不超过2小时,烹饪前观察有无黏腻感或异味。出现中毒症状后应立即保留剩余食物样本送检,就医时详细告知食用量及处理方式。恢复期饮食以低脂高维生素为主,可适量食用南瓜粥、山药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加重肝肾负担。建议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直至指标完全正常,三个月内禁止饮酒及服用肝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