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附件囊肿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穿刺抽液、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方式治疗。附件囊肿通常由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发育异常、肿瘤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生理性囊肿或直径小于5厘米的无症状囊肿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大小变化时需避开月经期,复查前应排空膀胱。若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需进一步干预。
黄体囊肿或炎性囊肿可遵医嘱使用桂枝茯苓胶囊调节内分泌,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或屈螺酮炔雌醇片抑制囊肿生长。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避免擅自调整药量。
适用于单纯性囊肿且直径5-8厘米者,在超声引导下抽出囊液并注入硬化剂。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痛,需观察有无发热或阴道出血。该方法复发率较高,需结合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可能。
囊肿直径超过8厘米或存在扭转破裂风险时,可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术后可能出现肩部放射性疼痛,一般1-2天可缓解。
疑似恶性肿瘤或囊肿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时需开腹探查。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可明确性质,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扩大手术范围。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发现附件囊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扭转,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饮食宜清淡,限制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术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出现持续腹痛或异常阴道流血需及时复诊。建议所有患者每半年进行妇科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