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肛镜和肠镜是两种不同的内窥镜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不同部位的消化道病变。肛镜主要检查肛门和直肠下端,而肠镜可检查整个大肠包括直肠、结肠和回盲部。
肛镜的检查范围局限于肛门齿状线至直肠下端约8厘米区域,主要用于诊断痔疮、肛裂、肛瘘等肛门疾病。肠镜则可检查从肛门至回盲部约1.5米的全大肠黏膜,能发现结肠息肉、肿瘤、炎症性肠病等病变。
肛镜的镜体长度较短,通常为15-20厘米,直径较粗便于观察肛门区域。肠镜的镜体长度可达1.3-1.6米,具有灵活的转向系统,能完成全结肠的迂曲肠管检查。
肛镜检查前仅需清洁灌肠或开塞露排空直肠即可。肠镜检查则需要提前1-3天进行低渣饮食,检查前晚服用泻药清洁肠道,确保肠腔无粪便残留影响观察。
肛镜检查通常无须麻醉,偶见表面麻醉。肠镜检查根据患者耐受度可选择无痛肠镜,需静脉注射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在麻醉医师监护下完成检查。
肛镜检查并发症较少,偶见黏膜擦伤出血。肠镜可能发生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但概率较低,与操作者经验、患者肠道条件密切相关。
两种检查后均需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异常。肠镜检查后2小时内禁食禁水,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排便,多摄入膳食纤维,避免久坐久站,发现肛门不适或排便习惯改变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