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脱落不全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经期延长,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症、宫腔粘连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无法完整脱落。常见于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节食或肥胖人群。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配合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改善。
慢性子宫内膜炎会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再生修复能力下降。患者可能伴有下腹坠痛、白带异常。需进行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严重时需宫腔灌注给药。
多次人工流产或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宫腔粘连,阻碍内膜正常脱落。典型症状为月经量锐减伴周期性腹痛。轻度粘连可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中重度需宫腔镜粘连分离术。
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会导致子宫内膜分泌期转化不充分。基础体温监测显示高温相短于11天。可补充黄体酮胶丸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同时增加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摄入。
血小板减少症或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子宫内膜血管收缩止血。需排查凝血四项,确诊后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抗纤溶药物,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经期禁止盆浴和剧烈运动。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定期做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若出现经期超过10天或出血量大应及时就诊,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贫血或影响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