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斌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抽烟可能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冠心病、脑卒中和口腔癌等疾病。长期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多器官功能。
烟草烟雾刺激气道导致慢性炎症,引发支气管狭窄和肺泡破坏。典型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和活动后气促。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噻托溴铵粉雾剂等药物,同时必须戒烟。
烟草中苯并芘等致癌物可直接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DNA,诱发细胞异常增殖。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咯血、胸痛。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吉非替尼片等靶向治疗或放疗。
尼古丁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常见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急性发作时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长期治疗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
吸烟会升高血液黏稠度并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突发偏瘫、言语不清是典型症状。急性期可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溶栓,恢复期需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复发。
烟草中的亚硝胺类物质长期接触口腔黏膜,可能导致颊部或舌部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早期发现可通过手术切除,晚期需联合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吸烟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低剂量胸部CT等筛查。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增加深绿色蔬菜摄入,补充维生素C。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或持续性疼痛时须及时就医,任何戒烟行为都能显著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