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3.97万次浏览

王强 副主任医师

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中医科

生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表虚自汗、内热消渴等症状。

1、补气固表

生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能补益脾肺之气,增强卫外功能。对于脾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肺虚引起的咳嗽气短,以及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均有改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含黄芪多糖等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典型方剂如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均以黄芪为主药。

2、利尿消肿

生黄芪能促进水液代谢,通过补气行水缓解气虚引起的水肿。适用于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导致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常与防己、白术配伍,如防己黄芪汤。需注意肾阳虚水肿者不宜单用,应与温阳药同用。

3、托毒排脓

生黄芪通过补气扶正帮助脓毒外透,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疮疡久溃不敛。对于糖尿病足、褥疮等慢性溃疡,可配伍当归、金银花促进创面愈合。代表方剂托里消毒散中,黄芪与皂角刺、白芷协同发挥托毒功效。

4、调节血糖

生黄芪中的黄芪甲苷等成分具有类胰岛素作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辅助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常与生地、麦冬配伍,如黄芪汤。但需注意不能替代降糖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

5、保护心血管

生黄芪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能缓解胸闷、心悸症状。常与丹参、川芎等活血药配伍,如黄芪生脉饮。现代制剂有黄芪注射液用于临床。

使用生黄芪时需辨证施治,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用。日常可配伍枸杞、红枣代茶饮,但每日用量不宜超过30克。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时应停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调整用法用量,避免与免疫抑制剂同用。贮藏需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